社区 发现 产品开发 如何判断一个类目是否值得去做,如果做应...
如何判断一个类目是否值得去做,如果做应该采用什么形式?
他问:能不能帮忙看这个类目能不能干?老板想投资,不差钱
我说:亚马逊上所有的类目都能做,都有做起来的,主要是你想要什么,你想要量大,那就看看这个类目的量是否符合预期,你想要利润,就看自己的利润能不能做到,你想都要就看你想怎么玩,不差钱有魄力所有的类目可以去做,白帽:站内外引流 同品牌多账户推广,然后花钱把你前面的全弄死,黑科技:买VC疯狂S,找人合JS,只要能上TOP的动作就是怼
他说:那也不是这样风险太大,老板有钱肯定也要算好怎么花,要看风险,要算投产比,我也要看这个产品能不能赚钱,赚多少钱,多久才能赚钱,风险也不能太大
我说:那就别吹牛逼,老板不差钱,不差钱就用钱砸出一个未来,没有那个魄力就别乱吹,又要有量,又要有利润,还不能风险太高,你找个这样的类目来,我卖眼角膜去做
.................
是我故意在抬扛么,是我不理解他想表达什么么,并不是,我只是想让他冷静下来,冲动是原罪,而且我听过很多老板都说过我不差钱,确实不差钱,但是他绝对很“抠门”,让他冷静下来,继续去沟通,投资人“想要什么”搞清楚了这个问题,就很好解决了搞不清楚的话,就很麻烦,当然最终的结果肯定是要赚钱,只是赚多少,如何赚,比如目标是投100万赚50万和投100万赚500万,能不能实现咱先不谈,咱就思考一下这两个方案体量上的差异,以及完成时间的差异,毕竟海运过去得三个月呢,你在推三个月就半年啦,哈哈,半年隔壁奶茶店可能都换好几波人了,此刻应该不争,跳出博弈,同一思想,制定好明确的第一目标,同时也明确决心,他是试试,还是真的想进入这个行业
首先判断这个产品可以放的类目有些产品可以放两个或多个类目,最起码先确定好类目,体量大的类目,竞争相对激烈,但是订单量可能会更多,体量小的类目如果新品多或垄断性强,也不是很好做,所以类目的选择得先看看每个人怎么选,这里到也没什么特别好的建议,但是有听说,同一个关键词,类目不同,CPC也不同,我感觉是大类目的CPC高一点,毕竟竞争很激烈,不知道有没有了解这方面的朋友,聊聊看是大类目的CPC高,还是小类目的CPC高呢?
判断这个类目的大小,我一般是通过类目的订单量来判断,订单量越多认为类目越大,然后类目垄断性可以通过老品占比和TOP10销量来判断,因为每个人认为的类目“大”“小”都不一样,所以这里判断值就只能每个人自己定了,就如最近闲聊,有人觉得2W/月毛利很不错了,但是有人觉得20W/月才是及格,每个人的玩法不一样,类目不一样,对比条件不一致必定会产生偏差,有些事情,确实无法定义好或者坏,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即可,不用刻意去争论什么

除了类目和销量的多少之外,就是对产品流量和退货率的了解,以前说实话还会自己去算,但是现在懒了,直接用AI总结了,毕竟使用的工具都一样,数据基本不会差太多,而且我自己的总结的还不如AI表述的,对有异议和疑问的地方再去验证即可,针对流量的波动性,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入场时机是否合适,同时也帮助我们对销量进行一个判断,因为在淡季的月销量和旺季的月销量肯定不一样,我们可以去了解旺季的时候销量和淡季时候的销量,进行对比,除了帮助我们更好了解入场时间,也可以帮助我们控制库存避免发货过多导致冗余,至于价格,我觉得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成本和实际目的去看待,毕竟市场是这个价格,大概率是卷下去的,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利润,蹭一波,个人感觉大可不必,但是如果我们的成本都已经高于别人的售价了,那还是不要做了,不然清货都请不动,这里想起之前的事情,有个朋友设置了折扣,不小心叠加了,差不多有4个多小时的叠加时间,但是打开订单的时候,不到10单,这个时候真的是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


然后是最重要的评分,类目的平均评论分数是多少,评论数是多少,这个帮助我们判断,我们自己要做到话,评论基本维持的星级,至于对手如何维护的评论,之前有写过相关的看法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考古一下,这里分析的类目的评分情况,只是帮助我们对这个类目有大概的了解,就是说,我做这个产品,先不看别人怎么做的,我们自己的有那些方法去维护这个评论,这时候不仅仅是产品的质量好坏问题了,苹果那么严格的质检,仍然会有瑕疵产品流出,这个世界没有差评的产品应该是降落伞,所以不要听到说评论低就是产品质量差,还是得分析具体的差评原因,毕竟有些时候,用户也会出现一些问题,比如之前有客户发视频过来说产品充电无法使用,但是视频里面很明显,他给电池充电,但是电池没有安装到产品上,这种事情,有时候并不少见,我说的是比较无语的差评,而不是针对这种常识事件

上面提到说差评的问题,顺便说一下,昨天收到亚马逊通知,说FD在8/4号之后,会出现点星无文字功能,且纯星级的评论亚马逊认为没问题的话,是无法进行申诉的,这简直就是绝杀,不知道以后有多少店铺会因为FD过低,从而导致无法参加活动的情况,建议大家这段时间可以多上几个FD,特别是店铺FD比较少的朋友,上一部分,最起码别人弄你的时候,成本会高一点

我判断一个类目能不能做大概就是这三个维度,我看到别人用很多维度去分析,其实很多数据我都觉得没啥太大的意义,可能比较粗浅,但是我的想法是,数据多了,困扰也就多了,大道至简,我的逻辑很简单,价格有优势的情况下利润有多少(转化影响较大因素),市场类目有多大(我能出多少单,每个月能赚多少钱),评论能不能维护好,差评率高不高,差评内容是什么,评论的重要性就不需要多说了,有能力的可以通过差评去优化产品,没能力的只能干瞪眼,哈哈至于垄断性这些,不在考虑范围内,为什么呢,如果垄断性高,那就不抢位置,有订单就行啦,如果能有机会抢就下手抢,如果新品多垄断性不高,那就冲冲冲,毕竟不同的市场环境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向去做,至于说类目流量的上升还是下降趋势,真的说不好,如果我能预判到这个类目的流量增长是维稳了,还是说还会继续上升,那简直就是超神了,我们只能通过趋势去感觉,但是未来的什么,谁也不知道,还是做好当下,毕竟如果现在没推起来,未来再好,都是别人的
当确定好类目之后,就是来判断产品能不能,这时候就需要去分析竞品的玩法了,可能就不涉及市场维度,或者涉及市场维度因素都比较小了,比较都已经确定做这个市场了,就只是选择产品罢了
我真的很想知道大家判断市场是否能做还会看那些维度,希望多多交流,希望是重点维度,能决定生死的那种,不是可有可无或者说只是为了验证什么的一个数据,另外就是如果有了想做的类目,想要的客单,如何去找到想要的产品?
有一说一,有些东西,用来应付老板,真的不错,哈哈
3 个回复
匿名用户
赞同来自: kk1111 、 彼岸花开 、 90SA 、 空空531
做亚马逊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做数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