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分类:  Amazon 所属圈子: Amazon Amazon后台操作

新品上传策略讨论——直接上传父体VS独立上传,新品期过渡后合并,哪种更优?

发帖70次 被置顶15次 被推荐1次 质量分2星 回帖互动51次 历史交流热度2.19% 历史交流深度0%
最近在上架一款新产品(含4个变体,如不同颜色/尺寸),在纠结两种上传方式,想听听大家的实战经验:

方案1:直接上传父体(包含4个子体)
优点:
一次性完成变体关系,避免后期合并的麻烦;
共享父体流量和评论,可能更快积累权重;
前台展示更规范,消费者可直接选择变体,转化较高

缺点:
若某个子体出问题(如出现差评),可能影响整个父体;
新品期无销量时,变体间可能互相“吸血”(广告浪费)。

方案2:独立上传4个子体,1个月后合并父体
优点:
独立测试市场反应,针对性优化表现差的子体;
分散风险,避免因单个ASIN问题牵连全部;
可单独投放广告,观察不同变体的转化率。

缺点:
前期评论分散,合并可能影响整体权重
vine合并政策更新,无法多变体多次获取vine评论,甚至有评论删减。

讨论方向:
你更倾向哪种方式?为什么?欢迎补充两种方式的优缺点。
近期是否有合并父体时遇到的坑?(合并不成功被多次拆分等)
方案2多个链接占据搜索页面,总体曝光流量是否会比方案1仅一个父体更高?(基于最新A10算法)
独立测试后,如何选择合并时机(销量/评论阈值)?新的vine合并政策后,被合并子体的自然留评是否会受影响?
新的父体是否要重新扶持链接权重?

欢迎分享案例或数据,感谢大佬们指点!
已邀请:

应如是 - 天助自助者

赞同来自: searain226

方案1:中途某个子体出现差评,影响大的话,可以先把那个子体拆出来。
变体如果出现互相吸血,说明是变体产品规划有问题,合并变体的目的是提升流量利用率,同时避免子体内卷,参考思路比如:
合理新增配件数量变体(如充电器+数据线套装)或者颜色、尺寸、包数之类的互补选择,可丰富选择,延长用户停留时间,提升整体转化率
如果新增变体与主推款属性冲突(如高价配件拉高起售价),或导致流量分散,主推款转化率下降,这种情况合并慎重。
 或者另外一个思路,如果新品定位是利润款,合并变体更合适。如果新品定位是走量的,建议单独推广比较合适。

方案2:要考虑你这个类目细分市场,对评论数量是否很敏感?比如10个评论,4.5,和20个评论4.5,影响是不是差异很大?如果是,考虑合并,如果不是,不合并独立推广也还好。
vine目前的合并政策是:取注册数量最大的子体做数量上限,比如a子体10个注册vine,b子体 20个注册,c子体25个注册,三个合并之后,只会有25个vine数量。

选择哪种方式,取决于你子体的产品定位,比如abc子体,明确a是主推冲量,bc只是利润款,那么bc合并与否,对a影响不大。如果abc彼此的容量占比差不多的话,建议合并推广,比如abc都是颜色差异,黑白灰的容量都有,那三个颜色合并后,可以明显提高流量利用率,因为颜色选择是互补的。

合并变体注意点可以参考附件政策提示。

“方案2多个链接占据搜索页面,总体曝光流量是否会比方案1仅一个父体更高?”
同一个关键词下,一个父体有三个子体的话,自然搜索排名只能有一个子体出现。
如果是不合并的话,多个asin如果关键词转化表现都比较好,都有搜索排名,这种情况 同一个关键词 搜索曝光理论上要比合并起来更多,但问题来了,你的推广投入也会更高,流量利用率也会更低,所以还是回到前面说的,你得先思考清楚,变体合并的目的是什么?——产品规划层面,而不是本末倒置地先去思考推广层面的影响,因为不管是拆分推广还是合并推广,利弊都是有的,利更大还是弊更多,取决于你的产品条件、子体之间的定位差异。

“独立测试后,如何选择合并时机(销量/评论阈值)?”
新品推广期一般是3个月内(最长),三个月左右适合合并变体,这个时候不管是销量还是评论,增长率已经达到最大值,如果3个月都推不上去,再往后的推广难度会增加。

“新的vine合并政策后,被合并子体的自然留评是否会受影响?”
vp评论不涉及vine评论政策。

“ 新的父体是否要重新扶持链接权重?”
没看懂你这句话,父体是虚拟的 不存在的 只是合并子体asin的虚拟aisn,权重是在子体asin上的。

应如是 - 天助自助者

赞同来自: searain226

方案1:中途某个子体出现差评,影响大的话,可以先把那个子体拆出来。
变体如果出现互相吸血,说明是变体产品规划有问题,合并变体的目的是提升流量利用率,同时避免子体内卷,参考思路比如:
合理新增配件数量变体(如充电器+数据线套装)或者颜色、尺寸、包数之类的互补选择,可丰富选择,延长用户停留时间,提升整体转化率
如果新增变体与主推款属性冲突(如高价配件拉高起售价),或导致流量分散,主推款转化率下降,这种情况合并慎重。
 或者另外一个思路,如果新品定位是利润款,合并变体更合适。如果新品定位是走量的,建议单独推广比较合适。

方案2:要考虑你这个类目细分市场,对评论数量是否很敏感?比如10个评论,4.5,和20个评论4.5,影响是不是差异很大?如果是,考虑合并,如果不是,不合并独立推广也还好。
vine目前的合并政策是:取注册数量最大的子体做数量上限,比如a子体10个注册vine,b子体 20个注册,c子体25个注册,三个合并之后,只会有25个vine数量。

选择哪种方式,取决于你子体的产品定位,比如abc子体,明确a是主推冲量,bc只是利润款,那么bc合并与否,对a影响不大。如果abc彼此的容量占比差不多的话,建议合并推广,比如abc都是颜色差异,黑白灰的容量都有,那三个颜色合并后,可以明显提高流量利用率,因为颜色选择是互补的。

合并变体注意点可以参考附件政策提示。

“方案2多个链接占据搜索页面,总体曝光流量是否会比方案1仅一个父体更高?”
同一个关键词下,一个父体有三个子体的话,自然搜索排名只能有一个子体出现。
如果是不合并的话,多个asin如果关键词转化表现都比较好,都有搜索排名,这种情况 同一个关键词 搜索曝光理论上要比合并起来更多,但问题来了,你的推广投入也会更高,流量利用率也会更低,所以还是回到前面说的,你得先思考清楚,变体合并的目的是什么?——产品规划层面,而不是本末倒置地先去思考推广层面的影响,因为不管是拆分推广还是合并推广,利弊都是有的,利更大还是弊更多,取决于你的产品条件、子体之间的定位差异。

“独立测试后,如何选择合并时机(销量/评论阈值)?”
新品推广期一般是3个月内(最长),三个月左右适合合并变体,这个时候不管是销量还是评论,增长率已经达到最大值,如果3个月都推不上去,再往后的推广难度会增加。

“新的vine合并政策后,被合并子体的自然留评是否会受影响?”
vp评论不涉及vine评论政策。

“ 新的父体是否要重新扶持链接权重?”
没看懂你这句话,父体是虚拟的 不存在的 只是合并子体asin的虚拟aisn,权重是在子体asin上的。
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

加入卖家社群
关注公众号
加入线下社群

亚马逊全球开店

亚马逊全球开店
广告 ×
10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