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分类:  职业生涯发展 所属圈子: 职业发展

亚马逊开荒三个月,一些思考和感悟!

发帖1次 被置顶0次 被推荐0次 质量分0星 回帖互动5次 历史交流热度0% 历史交流深度0%
1.去年年底离职后,因为在上一份工作中感觉收获挺大,还是想在亚马逊平台能做出一点成绩。所以后续找的都是亚马逊相关岗位。在经过一些时间的筛选后,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开荒。目前我们的团队配置还算合理:自有工厂、老板投资人、资深的设计、以及我。后面又招聘了一个做建模渲染的美工。基本上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。总体上我这边权限还算很大,决策中基本有一定的话语权。

2.由于品类还是类似,所以也算轻车熟路,3个月时间,已经策划十几二十款产品,陆续发货到货。有些产品也陆续收到一些市场的反馈。总体上而言和没有偏离预期太远,有几款表现还相当不错。项目前期还是算备货谨慎,一来老板虽自己折腾了一段时间亚马逊,但经验有限,总体上我们还是前期偏保守策略;二来,项目前期确实也需试错,不要太大压力。表现不错的货也就有断货风险。当然,也有一些产品偏差,白花大量广告。

3.目前总体就是节奏还是偏紧凑,但也确实感觉下一阶段,所需做的内容太多的话,估计要扩充团队,往公司体系上走。所以也是督促自己不断学习。在市场选品以及数据分析复盘上,在工厂供应链及工艺了解上,在美工视觉内容上,在广告操作以及AI领域等各方面不断学习精进。

4.同时在知无不言开贴,主要平时也看得多,另外也是希望多向大家交流学习。
已邀请:
楼主这条写得很实在,我这边是做储能电池的(品类偏重、合规麻烦,属于那种从0搭出来的品牌),人在广州,也算是长期开荒型玩家。看完你这三个月的推进节奏,挺有共鸣的,顺手补几句我自己的实操感受,咱们可以互相交流下:
 
1. 你说刚离职后就选了亚马逊相关岗位继续做,其实我也挺能理解的。
我当时也是看着某个方向能打,干脆就all in下去了,而且你这边团队配置很紧凑但挺有战斗力的,设计+建模+你主运营决策,说实话这组合不输很多5人小团队。
另外,权限大是一方面,更重要是你能把这个责任感拉得住。我一开始起盘品牌的时候也都是亲自把关:包装、打样、成本结构、资料合规,都是一步步踩出来的,有点像你说的“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”。
 
2.关于选品和节奏这段,我太有感触了。
你们3个月做了十几二十款,其实节奏不慢,我刚开始做的时候也走了一点“SKU越多越好”的老思路,后来发现不太对,SKU跟团队消化能力、广告结构、供应链节奏都要匹配才行。
我们现在是慢慢练出一种判断力:哪些SKU是“慢热型但长期有潜力的”,不能轻易断货;哪些是“表面爆款”,广告烧得快、转化掉得也快,一补货就翻车。这个真的是靠踩坑才能练出来的。
 
3. 你说“节奏紧凑、但感觉进入下一阶段”,仿佛看到了我自己hhh
我们品牌做了一年之后目前也进入这个阶段:你已经不是拼上线数量,而是要把内部体系搭起来。不能再是那种粗放式的运营,所以我们就开始着手做一些“系统化的东西”,比如SKU上线前必须配好对应的资料包、每月每季度做数据复盘、广告策略拆解,还有内容文案打版。我觉得这个阶段就像你说的:不是做事做不完,而是知道“做体系”的时候到了。
 
4.最后你说希望多交流学习,这个我也非常认同。
我平时也看知无不言比较多,说实话像我这种做纯电/重品类的卖家圈子确实小,但哪怕在这里,可以愿意分享自己感受,互通一下节奏、思路、结构打法的帖子还挺少的。所以这才忍不住也想说两句,希望可以给你带来灵感或帮助。
对了,我在不断逐渐摸索的过程中,现在我们的想法尝试搭“品牌内容 + 合规机制 + 多平台联动”的整体打法。这个目前也是刚有了一些思路和框架,如果你后面考虑往场景产品线、品牌建设、合规策略那边延伸,也欢迎一起多多交流~
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

加入卖家社群
关注公众号
加入线下社群
广告 ×
10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