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区 发现 VAT&海外税务 特朗普宣布低额免税政策全面取消:7月30...
特朗普宣布低额免税政策全面取消:7月30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,给低价值货物的“免税时代”画了句号。
为什么突然按下“暂停键”?其实早有伏笔。今年2月,特朗普曾尝试取消中国货物的800美元“小额豁免”,但美国邮政署明确回复“没有足够系统处理关税征收”,政策刚生效4天就被迫撤回。这一次,商务部长给了“定心丸”:“我们已经建立了能全面、快速处理全球低价值货物关税的系统。”于是,新规正式落地——
核心内容很明确:从8月29日美国东部时间零点起,非国际邮政渠道(比如UPS、DHL等商业快递)的低价值货物(≤800美元),不再享受免税,需缴纳所有适用关税;国际邮政渠道的包裹,按“从价税”或“从量税”二选一征收(比如中国包裹的关税率为30%,或每件25美元,6月后将涨至50美元/件)。
对中国卖家而言,这相当于直接关掉了“直邮低成本的闸门”。之前,很多卖家靠“单件直邮”模式,用800美元额度把服装、日用品直接寄到美国消费者手里,几乎不用交关税。现在,这个“红利”没了。
新规的“刀子”扎得很准,直接针对跨境电商的核心痛点:
第一,渠道区分。商业快递(非邮政)的包裹,无论价值多少,一律全额征税;邮政渠道的包裹,虽然保留“从价/从量”选择,但对中国货物的税率大幅提高——30%的从价税,或25美元/件的从量税(6月后涨到50美元),选高的那个收。比如一件20美元的T恤,30%税率是6美元,低于25美元,就按25美元收;如果是100美元的背包,30%是30美元,就按30美元收。
第二,时间紧迫。从7月30日签署到8月29日生效,只有30天缓冲期。很多卖家刚把货物发往美国,就收到“关税补缴通知”,只能要么自己扛成本,要么跟消费者协商涨价。
第三,责任明确。邮政渠道的承运人(比如美国邮政署)要向海关报告运输详情,还要交保证金确保关税支付。也就是说,卖家想“逃税”几乎不可能——每单都在系统里留痕。
对跨境电商的影响:从“低成本优势”到“成本焦虑”
最疼的是靠“直邮模式”吃饭的平台。比如希音(SHEIN),之前用“单件直邮+快速周转”抢占美国市场,现在每件服装要叠加16%的基础关税+25%的对华加征关税,综合税率超过40%。一件20美元的T恤,关税成本从0直接涨到8美元,利润瞬间少了三分之一。
Temu的压力更大。它主打“9.9美元日用品”,如果按25美元/件的从量税征收,相当于“卖一件亏15美元”,根本无法承受。现在,Temu已经在引导卖家转向美国海外仓——把货物提前运到美国仓库,再从当地发货,虽然仓储费涨了,但至少不用交高额直邮关税。
之前,很多中小亚马逊卖家靠“FBA(亚马逊物流)+直邮”组合降低成本,现在直邮的单不敢接了,只能全部转向FBA,但FBA的仓储费已经涨了15%,小卖家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。特朗普的新规,本质上是“淘汰懒汉”——以前靠免税躺赚的卖家,现在要拼供应链、拼本土化、拼合规。
应对建议就三个:
第一,本土化仓储。把热门款提前运到美国仓库,比如希音的德州分销中心,既能缩短配送时间,又能避免直邮关税。
第二,价格策略调整。小幅提价(比如5-10%),同时减少折扣,用“品质感”对冲价格上涨的影响——去年希音的客单价上涨,就是因为增加了“设计款”,让消费者觉得“贵得值”。
第三,合规升级。跟第三方物流合作,用“批量清关”降低单件成本;或者通过“品牌备案”,申请关税减免(比如美国的“321清关”政策,对部分品牌有优惠)。
0 个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