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区 发现 Amazon 备战旺季|旺季消费者购物更在意这些?旺季...
备战旺季|旺季消费者购物更在意这些?旺季前后如何用主动展示广告提升业绩?一文看懂
一、旺季消费者购物模式分析
我们比较熟悉的购物路径,是像下图这样的:
而根据以上这条购物路径,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:
1、要提高搜索排名。没有自然排名,有广告的也行,力求消费者搜索的时候我们的产品能够被看到;
2、控好图片、Review以及价格,这样更容易被点击;
3、做好Listing、文案、A+、视频、QA、Review等的优化工作,尽量提高转化率。
然而这只是一个理想的路径,事实上许多消费者真正的购物路径并不是这样的,消费者实际购物路径有什么特点呢?下面我们接着来看一组数据。
以下数据是用亚马逊新推出的分析工具Amazon Marketing Cloud分析得出的,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者实际购物路径其实是多样化的。
搜索在购买路径里,甚至都不是终点,消费者的购物路径是多种多样的,不同的广告策略起到的作用也不一样,搜索广告更多的是承载高意向人群的转化。
消费者实际的购物路径和理想路径并不一样。眼下旺季大促马上就开始了,那么在旺季消费者的购物模式又是怎样的?和往常的购物模式相比又会有什么不一样呢?
消费者在旺季购物的差别主要体现在,消费者在旺季往往会延迟购买,刻意等大促,而且更容易受打折信息影响形成冲动消费。在旺季,消费者往往可能是原本没打算买某件商品,但却看到了这件商品的打折信息,由于商品确实足够优惠,所以最后购买了。
那怎样才能让消费者尽可能地看到我们的打折信息呢?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多渠道触达消费者。
二、多渠道触达的作用和意义
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消费者的空余时间变得更加碎片化,每天都在多个不同的设备上来回切换,然而专门购物的时间被压缩,大部分的时间都不是在购物场景。
而多渠道触达,就是要具备每时每刻都能把广告投放给潜在消费者的能力,要让消费者没有打开亚马逊、没有在亚马逊搜索的时候,也能在其他渠道看得到我们的广告,从而吸引消费者浏览我们的产品最终实现转化。
通过多渠道触达有下面这些好处:
1、解决了单一触达场景(search)曝光能力不足的问题;
2、多渠道触达之后的转化率,要高于单一渠道触达;
3、可以不等消费者搜索,就主动推送广告进行种草,让没想到要买的人,变成想要买的人。
下面我们用一组案例数据,给大家展示一下多渠道触达的优势:
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广告渠道,对消费者进行站内外多设备的多方位触达呢?一张图带你看懂:
除此以外,有FB,INS等社媒投放能力的卖家,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进行投放,使用Attribution进行归因(目前还有10%的返佣优惠)。
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
插播一则亚马逊广告官方直播通知:
旺季如何用展示型推广抢占大流量?
从功能到打法到工具赋能,
4K与亚马逊广告为您带来全方位解析!
私信我们“直播”报名
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
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,不管是站内还是站外,DSP广告都可以通过多种设备触达到消费者,可以说DSP有着很强的多渠道触达能力。那么在旺季,我们可以怎么用好DSP广告,去帮助我们扩大曝光提升业绩呢?最后就和大家分享一下DSP广告的旺季打法。
三、用好DSP,有效提升旺季业绩
在为旺季大促预热方面,DSP广告主要有下面三点优势:
1、素材,落地页完全自定义,独家支持站外引流到旗舰店的打法;
2、强大的自定义人群功能,满足各种不同规模精准程度的人群生成;
3、极致的投放控制能力,比如可以控制对单人曝光的频率,设备等。
那么在旺季,DSP广告都有哪些打法呢?下面简单分享几种打法,供大家参考。
在旺季的前期预热阶段,我们可以参考以下两种打法:
旺季前期打法1:使用旺季风格装修的旗舰店为落地页,针对泛人群进行种草
推广时间段:大促前2-3周开始,到大促结束;
推广人群:锁定年龄、性别等社会属性即可;
Tips:可以尝试多用不同的素材形式,比如视频素材,力求人群覆盖率够广。
旺季前期打法2:使用旺季风格的单品素材,针对高意向人群进行种草
推广时间段:大促前1-2周开始,到大促结束;
推广人群:同品类浏览记录或者Interest人群;
Tips:可以使用比较高的frequency,大促前加强优质人群的印象。
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。
以上就是关于旺季DSP打法的经验分享啦,已经掌握的卖家朋友现在马上就可以用起来了哦!如果觉得内容有帮助的,麻烦点点赞或者点下感谢哈,谢谢大家的支持!
0 个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