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分类:  财务&税务&投融资 所属圈子: 跨境税务管理

通过大数据比对倒查5年!2025首次平台信息报送后,电商卖家该怎么合规?

发帖132次 被置顶7次 被推荐2次 质量分1星 回帖互动31次 历史交流热度1.01% 历史交流深度0%
本月各大电商平台将首次正式报送卖家的店铺信息、订单信息、身份信息、收入信息等等。

今天分享两个典型的电商隐匿收入案例,且是被税局通过大数据比对方式稽查的。

伊春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法查处伊春市XXX食品有限公司隐匿销售收入偷税案件。

经查,该企业通过隐匿电商平台销售收入的方式,进行虚假申报,少缴增值税等税费共计44.81万元,最后补税+罚款+滞纳金一共88.73万元。

1、根据大数据横纵比对分析

税务通知书部分原文如下:

稽查局检查人员全面梳理涉事企业发票开具、纳税申报等涉税资料。

通过横向比对同区域、同规模、同行业的经营数据,检查人员发现该企业申报销售额显著偏离行业均值,经营数据异常特征逐步显现。

经过连续几日的调查核实,检查人员发现该企业的会计账簿、订单合同、银行流水、申报收入与线下销售收入数据完全吻合,账面上却丝毫看不到线上企业销售的痕迹……

检查人员结合行业特征调整核查方向,通过梳理企业关联账户的交易记录,逐步还原线上销售全貌。

经确认,该企业在多家电商平台售卖黑木耳、蘑菇、蓝莓果干等地方特色农产品,其电商销售收入超200万元。

通过交叉验证企业申报数据与线下业务台账,最终确认其电商销售规模与申报信息存在显著差异。

实际上,现在有很多关于企业“隐瞒收入”的税务稽查案件,各地税局频繁通报。

且通报补税的大部分都是电商,可见电商行业成了偷逃税金的重灾区,很大一部分都是往前“追查”、“倒查”(这和15号文互联网平台信息报送有很大关系)。

这家企业是经典的“两套账”+“隐匿收入”,账面上看所有数据都是一一对应的,明面上没有异常,但实际上通过银行流水灯关联账户追查后,很容易就发现交易异常。

再加上现在金税四期的逐步落地,10月份首次平台报送数据后,电商的交易流水、收款金额等核心数据,将与税务系统直接对接。这意味着,每一笔真实销售都将在税务部门视野中清晰呈现。

金四系统将会对平台报送的数据与商家自行申报的收入进行比对。若心存侥幸,隐瞒收入、虚假申报,将面临极高的稽查风险与补税、罚款。

这可以看第二个案例:

原文显示:

经税收大数据及相关部门的数据分析比对,发现你单位2020年、2021年、2022年、2023年、2024年、2025年存在未如实申报相关税(费)的风险。

这是最近才通告的一起“倒查五年”要求企业自查的案例,但从今年到现在,这还不是个例,各地税务已经发生多起倒查案件(可看往期文章案例):

只因一点,补税+罚款2000多万元!各位老板自查下有没有中招!

某跨境出口企业所得税少缴6.3万,最终被税务部门倒查6年,并罚款3.15万!

当刷单数据、真实交易数据、个人收款、虚开发票都成了“透明账”,电商企业的纳税申报必然是要面临合规问题。

比如私户收款、滥用税收优惠(其实就是拆分收入)等行为是之前电商企业非常惯用的偷税漏税手段;

现在不一样,以前是卖家自己申报纳税,零申报、或者漏申报,反正税局也不知道实际店铺收入。

但《规定》实施后,现在平台必须把店铺入驻信息、交易流水、退货订单等数据,实时推送给税务局。

然后税局就可以像这两个案例一样,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发现异常,一旦追查到卖家身上,补税+罚款+滞纳金肯定是跑不了。
已邀请:
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

加入卖家社群
关注公众号
加入线下社群

亚马逊全球开店

亚马逊全球开店
广告 ×
10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