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区 发现 行业发展交流 美国对华船舶征费,船东要自报?这波操作真...
美国对华船舶征费,船东要自报?这波操作真是笑不活了
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(CBP)正式发布新规,宣布对中国拥有、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征收费用,听上去挺吓人。但仔细一看细则,网友们都笑了——船东要自己申报、自己交钱。
这就像老师布置作业后说:“我没空改,你自己判自己对不对。”
这操作,真·美国风味。

一、政策来了,但执行力呢?
根据CBP的公告,美国现在没什么人手去查这些船。因为政府部分“停摆”,很多公务员不上班,CBP根本忙不过来。于是,决定——让船东自己判断自己要不要交费。
懂点航运常识的人都知道,这等于是自觉上缴。问题是,谁会主动掏钱?
这不是自愿缴税,这是自愿亏钱。
美国这套“海事301”征费制度,本来想给中国造船业“添点堵”,但现在看,倒像是美国自己没法落地。政策写得再漂亮,没有执行力,就跟放空炮没区别。
二、对中国航运的影响:短期麻烦,长期无感
从短期看,中国船东确实得多跑几趟流程,报表、申报、核查,全是繁琐事儿。
但从产业面看?根本不慌。
2025年上半年,中国造船量占全球 55% 以上,新造大船一半都来自中国。也就是说——只要全球航运在运转,中国的造船业就躺赢。
而且,想避开美国港口太简单了。
绕道加拿大、墨西哥、巴拿马,都比去美国省心。
真不行,转运走一圈一样能到目的地。
更别提现在全球航线分布早就多元化,没必要一头扎进美国。
换句话说,美国要收“船舶税”?
那好,中国船干脆不靠你港口,你收谁的?
想要让跨境销量也绕开流量瓶颈?不妨试试 VIPON,用更低成本的促销活动打爆亚马逊新品。
三、美国这波操作,其实更像是“自损一千”
美国这几年喜欢搞“政治先行”的经济政策,凡是跟中国沾边的东西,都被打上“安全风险”标签。
但你知道吗?港口自动化设备、起重机、AI调度系统,大多来自中国。
美国一边喊要“独立”,一边还得靠中国造的设备装卸货。
现在又搞这个征费,最后受伤的,还是美国自己。
因为船东可以涨价、可以转运,但美国消费者没地方转移成本。
进口商品涨价、物流延迟、港口积压——这一连串连锁反应,最终都会回到他们头上。
说白了,美国政府是在用“政策姿态”对国内交差,而不是在解决问题。
征费能不能收上来?没人知道。
但价格上去了,这事儿已经够让美方头疼。
四、笑完之后,得看到背后的信号
这次事件其实释放出一个信号:
美国的贸易政策已经从“精准打击”变成了“情绪宣泄”。
以前他们还会算账,现在是想打谁就打谁,哪怕没逻辑。
CBP自己都知道执行难度大,但政策又必须发,所以干脆交给企业自觉。
这不是监管,这是甩锅。
而中国航运业反而在这过程中越变越强。
我们不靠单一市场,而是用更灵活的供应链、多港口布局来“分散风险”。
这才是真正的抗压方式。
五、小V看:博弈还会继续,但格局已经变了
美国这一刀砍得有点飘。
征费政策看似针对中国,其实是拿自己供应链开刀。
毕竟,没了中国造的船、没了中国造的港口设备,美国港口的效率还得掉一半。
可以说,中美的“航运战”表面热闹,其实结果已经注定——
中国造船业依旧是全球核心,美国的行政效率却在原地打转。
这一来一回,就像一场跨洋的讽刺剧。
未来几年,中美航运还会继续博弈,但方向很清楚:
掌握产业链的人,才是真正的规则制定者。
我们不需要喊口号,只需要把船继续造下去。
0 个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