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区 发现 Amazon 浅谈亚马逊税务报送后小卖家税务合规最优解
浅谈亚马逊税务报送后小卖家税务合规最优解

最近这段时间热度最高的问题莫过于亚马逊涉税信息报送,热度甚至盖过了特朗普宣布11月1号加税100%。不知道川宝看不看国内的论坛和公众号,自己整个大活都没点讨论想必挺失落的,要不,您老再宣布个总统令,严禁亚马逊报送?
这样至少在亚马逊这个行业,几百万中国卖家的全体目光都向您看齐了,包火的亲。
开个玩笑,回到报送这点,Lee其实早在8月份就关注到这块的新闻了。不过当时仅仅决定报个课听下,我记得那是一个周末,Lee像小学生一样坐在第一排听了整整一天课,知识学到多少不知道,花了几千大洋心里舒坦不少,心里安慰自己也算是走在合规前列的人了。

然后就高高兴兴放学回家了。
然后就没有然后了,到10月14号亚马逊宣布消息,我跟你们一样感到被暴击,弱小与无助。
所以这是Lee想谈的第一点,我发现包括我在内的亚马逊卖家的一个共性特点,就是我们长于决断,短于规划。长于行动,短于思考。
什么意思呢,以我这个反面教材为例,搜集和发现这个报送新闻很快,我的决策也很快,就是花钱听课嘛,听完课本来是要按老师说的去规划公司税务合规了,但是想一想亚马逊是外国公司,没有理由把数据对外开放,我就赌它要拉扯一番,不会乖乖就范,看看再说(现在小脸被打得啪啪响)。
这叫长于决断,短于规划。
等10月14号真的要报送了,Lee花了2天的时间找了三家税务公司面谈(很难约,他们现在生意好的不得了),也请教了很多朋友学习经验,终于有了个初步结果,知道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去做合规。问题是现在复盘一下,我本应比其他人多出1个半月的时间慢慢思考应该怎么做,却一定要等到退无可退的时候再重拳出击。
这叫长于行动,短于思考。教训惨痛呀。
再回到合规这点上,目前公众号,视频号,还有论坛和微信群给出的解释和小道消息满天飞,Lee经过这些信息饱和式地轰炸洗礼,也算是从合规小白成长为身经百战的老兵了。再通过和较为专业的税务公司面谈,过滤一部分不实消息后,简单说说我的看法(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,如有纰漏,欢迎指正):
1. 合规问题之所以很多人搞得云里雾里,是因为这个问题夹杂糅合了税务合规,开票合规,出口合规,资金合规等等一系列的合规问题。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掰开来好好说道说道,现在网上大部分信息是只针对一个问题说几句观点(懂的人要卖课不全说,不懂的人乱说),所以我们接收到的知识很零散,甚至前后矛盾。
2. 先说结论:Lee个人认为对于绝大部分单店铺操作或者店铺数量不多的小卖家来说,最容易操作,费用最少,也最容易合规的方案是小规模纳税人+进项普票+9810/9710/9610+出口免税。其他网上流行的方案,要么操作繁琐,要么费用高昂,要么你的销售规模和账号数量远远超过了小卖家的体量。属于是中卖大卖了,你们实力雄厚,也不需要参考这篇文了。
3. 先谈谈公司性质的选择,无非是两种,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。一般纳税人可以用13%专票申请出口退税,除此之外对于小卖家来说没有任何好处。维持一个一般纳税人的企业年费就是小规模的2倍。所以申请什么样的企业取决于你是否需要出口退税(合规退税又是一个天坑,懂的都懂),没有退税需求可以直接考虑前者。
4. 继续说下开票。网上很多人说专票开不出来,在那里哭爹喊娘。上面一点已经说清楚了,如果不做出口退税就不用开专票,普票一样可以作为进项票纳入成本项,开票费用无非多1%而已。那么有人说我的供应商普票也开不出来怎么办?Lee的观点是,税务合规其实是倒逼整个链条合规,合规迟早会从亚马逊卖家传递到上游供应链,供应商此时不能开票,本身就是实力不济的一种体现,在日益内卷的未来,大概率更会失去竞争力,至少跨境卖家的生意他做不了了。所以要么说服现有供应商尽快合规开票,要么卖家尽快开发其他合规供应商。
5. 另外提下三个税:增值税,企业所得税,分红税,这些网上基本解释的很清楚了。增值税出口免税,企业所得税按小型微利征5%。这也是上面小规模纳税人+进项普票+出口免税配置的由来,出口免税确保增值税免征,小规模纳税人确保企业为小型微利,进项普票确保开票成本不高,但又能作为进项票抵扣成本。值得一提的是分红税这块很多人不关注,其实合规后交起来也很肉痛。不过这块总归不是大部分人需要操心的了,本文也暂且略过。
6. 还有一个是海关监管代码,网上说法也一大堆,常见的是1039个体工商户,9610小包裹,9710跨境电商B2B,9810跨境电商海外仓,0110一般贸易。对于绝大部分FBA卖家来说,9810是最适合的,但9810在出口退税上目前还有诸多难点,但是本文推荐的合规配置正好是出口免税,恰好规避了9810的退税问题。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有做过退税的朋友建议走9710/9610, 也是有过成功案例的。
7. 最后谈谈其他方案的适用范围,比如有些卖家既要又要,即要好管理,又要能退税,还要低赋税,那做主体公司合规+授权其他店铺公司方式是可行的,主体公司又分为海外公司(HK)和大陆公司,这就是最近传的很火的HK公司ODI的由来。然而Lee目前即不考虑海外投资也不考虑移民,况且秉持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理念,有些钱该上交国家就应该上交国家,一个和平,稳定,安全的社会和贸易环境,是多少钱都换不回来的,也是作为亚马逊卖家应该维护和付出的义务。况且我们从小不就学过那句纳税光荣么?
几个常见FAQ:
Q:报送按销售额报,还是按回款?
A:按销售额(严格意义上7天延迟配送订单金额也需按发货时间申报),但可以把广告费,配送费,佣金,仓储费这四大费用项同时申报上去(很多人纠结没有平台费用没发票,但是注意看亚马逊通知,报送的不仅仅是销售额,还有服务费用等,也就是说如果税局认可销售额,也需要同时认可平台费用,因为是一体报送的)。
Q:回款需要全部走公户么?
A:注意企业所得税这块,哪些费用是需要一定走公户+可以开票抵扣成本的,比如工资,社保,采购款等。其他的自己思考。
Q:销售额控不住500W/年?
A:办法其实是有的,只是需要很长时间,而且你不愿意往那个方向去想。如果实在纠结单账号超过销售额,你去做一般纳税人变更+退税好了,同样免征增值税,退税还能多赚3%-5%个点。
祝愿看到这篇文章的大家都能安全落地,合规经营,依法纳税,Q4大卖!
Lee
2025.10.17
29 个回复
匿名用户
赞同来自: Leeaandrew 、 俩個人 、 憧憬的信仰 、 Ziroro 、 南京市民李蚊香
对于不是自主报关出口,已经在境外的库存和实现的销售,比如三季度销售和在途库存和现有FBA库存,覆水难收,就别考虑什么“合规途径”了,把它想象成在境外采购就好,至于境外采购单据,暂时别想,先观望,企业所得税要等明年五月汇算清缴才完全结束,没什么好慌张的,着急也没用。最坏的情况就是按回款计征企业所得税。
坦率的讲,小微企业本季继续0申报,我个人认为不会有什么大问题。因为增值税免征,企业所得税季度都是预申报,大不了重新报送就是了。